政企橋梁  企業之家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工作

 二維碼 619
來源:中國建設

微信圖片_20210129111917.jpg

近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工作。


2016年以來,各地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積極推動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一些地方工作進展緩慢、存在漏查漏報等情況,拆除破壞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盜賣歷史建筑構件和異地遷建等問題時有發生,對城鎮風貌和文化遺產保護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化歷史文化保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工作通知如下:  


充分認識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繡花”功夫,對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修復,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是城鄉記憶的物質留存,是人民群眾鄉愁的見證,是城鄉深厚歷史底蘊和特色風貌的體現,具有不可再生的寶貴價值。在城鄉建設中做好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保護工作,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城鎮風貌特色、推動城鄉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地應充分認識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加大保護力度,堅決制止各類破壞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行為?! ?br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max-width:100%;box-sizing:border-box;word-wrap:break-word !important;overflow-wrap:break-word !important;" />


加強普查認定,盡快完善保護名錄


各地要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普查認定工作,按照應保盡保的原則,對照《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標準(參考)》,查漏補缺,及時認定公布符合標準的街區和建筑,納入保護名錄。擴大普查地域空間范圍,重點加強對歷史悠久和歷史建筑數量偏少的市縣的普查認定力度,確保所有市縣符合標準的建筑均納入保護名錄。延展普查年代區間,全面梳理和發掘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文化遺存,尤其是將近現代、新中國成立以后、改革開放以來有代表性的建設成果納入保護名錄。豐富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內涵和類型,及時將符合標準的老廠區、老港區、老校區、老居住區等劃定為歷史文化街區,將符合標準的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居住建筑和交通、水利等工程設施等確定為歷史建筑。創新工作方法,廣泛動員公眾參與普查認定工作,采取多種形式、發動多方力量征集歷史建筑線索。各地應于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現存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普查認定工作,由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主管部門對保護名錄進行更新、匯總、校核后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同時,建立長效機制,定期開展普查認定工作并補充保護名錄?! ?br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max-width:100%;box-sizing:border-box;word-wrap:break-word !important;overflow-wrap:break-word !important;" />


推進掛牌建檔,留存保護對象身份信息


各地要加快完成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掛牌保護工作。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應分別以?。ㄗ灾螀^、直轄市)和城市(縣)為單位,根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標志牌參考樣式》,結合地域文化特色,統一設計制定保護標志牌。標志牌應設置在歷史文化街區主要出入口和歷史建筑外部醒目位置。已經設立的標志牌可繼續使用,破損或已到使用壽命的及時更新替換。加快推進歷史建筑測繪建檔工作,開展歷史建筑數字化信息采集,建立數字檔案,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歷史建筑數據庫與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的互聯互通。各地應于2021年底前完成所有已公布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標志牌設立工作,完成所有已公布歷史建筑的測繪建檔工作。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主管部門應做好歷史建筑測繪建檔成果質量把關和驗收工作?! ?br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max-width:100%;box-sizing:border-box;word-wrap:break-word !important;overflow-wrap:break-word !important;" />


加強修復修繕,充分發揮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使用價值  


各地要加大投入,開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復工作。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重點圍繞建筑加固修繕,沿街立面風貌整治,路面整修改造,以及配套完善水電熱氣、通訊照明、垃圾收集中轉、消防安防設施等方面,修復和更新歷史文化街區,持續提升歷史文化街區的宜居性。加強歷史建筑安全評估,對存在安全風險的歷史建筑進行搶救性修繕。支持和鼓勵在保持外觀風貌、典型構件基礎上,賦予歷史建筑當代功能,與城市和城區生活有機融合,以用促保。禁止在歷史文化街區內大拆大建,對文物建筑、歷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建筑,可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在尊重街區整體格局和風貌的前提下進行創新性的更新改造、持續利用,改造后的建筑應與街區歷史建筑可以辨別?! ?/p>


嚴格拆除管理,充分聽取社會公眾意見


各地應嚴格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拆除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遷移、拆除經認定公布的歷史建筑,不得隨意拆除和損壞歷史文化街區中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筑。不得假借“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名義,在歷史文化街區內新建、擴建與街區保護無關的項目。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內建筑物或構筑物的更新改造和拆除,要充分聽取社會公眾意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對不得不拆除的,應堅持先評估、后公示、再決策的程序,組織專家對擬拆除的建筑進行評估論證,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并符合《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相關規定?! ?/p>


各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定期更新、匯總、上報本地區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臺賬。建立專家組定期巡回督導、社會公眾監督等機制,加大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力度。對于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破壞歷史文化街區格局風貌、拆除或異地遷建歷史建筑、盜賣歷史建筑構件的,要依法依規及時通報處理并嚴肅追究相關責任。   


附件1

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標準(參考)


一、歷史文化街區劃定標準


城鎮中具備下列條件的傳統居住區、商貿區、工業區、辦公區等地區可以劃定為歷史文化街區:


(一)具有下列歷史文化價值之一。


在城鎮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與歷史名人和重大歷史事件相關,能夠體現城鎮古代悠久歷史、近現代變革發展、中國共產黨誕生與發展、新中國建設發展、改革開放偉大進程等某一特定時期的建設成就。


空間格局、肌理和風貌等體現傳統文化、民族特色、地域特征或時代風格。


保留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優秀傳統文化,保持傳統生活延續性,承載了歷史記憶和情感。


(二)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真實的物質載體,并滿足以下條件。


傳統格局基本完整,且構成街區格局和歷史風貌的歷史街巷和歷史環境要素是歷史存留的原物,核心保護范圍面積不小于1公頃。


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筑集中成片,核心保護范圍內文物建筑、歷史建筑等保護類建筑的總用地面積不小于核心保護范圍內建筑總用地面積的60%。


二、歷史建筑確定標準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居住、公共、工業、農業等各類建筑物、構筑物,可以確定為歷史建筑:


(一)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


能夠體現其所在城鎮古代悠久歷史、近現代變革發展、中國共產黨誕生與發展、新中國建設發展、改革開放偉大進程等某一特定時期的建設成就。


與重要歷史事件、歷史名人相關聯,具有紀念、教育等歷史文化意義。


體現了傳統文化、民族特色、地域特征或時代風格。


(二)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特征。


代表一定時期建筑設計風格。


建筑樣式或細部具有一定的藝術特色。


著名建筑師的代表作品。


(三)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價值。


建筑材料、結構、施工工藝代表了一定時期的建造科學與技術。


代表了傳統建造技藝的傳承。


在一定地域內具有標志性或象征性,具有群體心理認同感。


(四)具有其他價值特色。


附件2

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標志牌

參考樣式

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標志牌


(一)標志牌內容。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標志牌內容分為基本內容和附加內容?;緝热轂闃酥九票仨毎囊?。附加內容為各地根據當地歷史文化價值特色可酌情增加的要素。


1.基本內容包括街區名稱、街區簡介、保護范圍圖、公布時間、公布單位等5個要素,并根據每片歷史文化街區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內容。其中,街區名稱、公布時間以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文件為準。


2.附加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徽標、符號、構件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要素,以及二維碼、街區編號等。其中,二維碼為鏈接到當地歷史文化街區數據庫的標記,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查看到其信息。


(二)標志牌樣式。


標志牌主體形狀應為矩形,其體量、尺度、色彩、設計風格等應與歷史文化街區風貌、特色、環境相協調,標識用字應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礎,在準確翻譯的前提下可以同時附注外文、民族文字等信息,一般情況下不得使用繁體字或異體字。參考樣式見附圖1。


微信圖片_20210129111909.jpg

附圖1: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標志牌參考樣式


二、歷史建筑保護標志牌


(一)標志牌內容。


歷史建筑保護標志牌內容分為基本內容和附加內容?;緝热轂闃酥九票仨毎囊?。附加內容為各地根據當地歷史文化價值特色可酌情增加的要素。


1.基本內容包括主題詞、建筑名稱、建筑編號、公布時間、公布單位等5個要素,并根據每處歷史建筑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內容。其中,建筑名稱、公布時間以城市、縣人民政府公布文件為準,建筑編號由各地自定。


2.附加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徽標、符號、構件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要素,以及建筑簡介、二維碼、保護范圍圖等。其中,建筑簡介可結合二維碼等現代化、智能化形式進行表達;二維碼為鏈接到當地歷史建筑數據庫的標記,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查看到其信息。


(二)標志牌樣式。


標志牌主體形狀應為矩形,標識用字應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礎,在準確翻譯的前提下可以同時附注外文、民族文字等信息,一般情況下不得使用繁體字或異體字。參考樣式見附圖2。


微信圖片_20210129111901.jpg

附圖2 歷史建筑保護標志牌參考樣式



來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


地址:貴陽市觀山湖區會展城A區G座707室
聯系電話:0851-85817864(85831918)